8月5日,“干旱地區生物多樣性演替與全球氣候變化關系”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來自哈佛大學、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長沙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四川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內蒙古大學、徐州市農業科學院等海內外高校與科研院所的30余位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參會。校長周汝光,美國國家科學院暨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雙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愛德華,中國科學院、美國國家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三院院士周忠和等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詞。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同志、生命科學學院青年教師和研究生代表參加會議。
周汝光對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表示,近年來,江蘇師范大學依托“江蘇省生物學優勢學科”、“江蘇省生態學重點培育學科”等學科優勢,積極推動團隊創新發展,先后獲批江蘇省系統發育與比較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江蘇省高校“系統發育與比較基因組學”優秀科技創新團隊等榮譽。在生物多樣性演化與比較基因組學研究領域取得多項新成果,在學院師資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顯著成效。此次“干旱地區生物多樣性演替與全球氣候變化關系”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是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生命科學核心研究領域重要實踐探索。希望與會師生能夠與海內外知名學者深入交流、密切合作,推動學校生物學學科的高質量發展。
愛德華和周忠和分別致辭,向江蘇師范大學對此次會議的精心籌備和安排表示衷心感謝,他們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與比較基因組學領域國內國際的高水平交流與合作,助力我校生物學學科的高質量發展。
大會報告環節,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Scott Edwards教授、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Per Ericson教授、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的William Murphy教授、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Douglas W. Yu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Frank E. Rheindt副教授、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羅世孝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屈延華研究員、內蒙古大學馮剛教授、華南師范大學何杰坤副教授、四川大學吳永杰副教授等10位專家作了專題報告。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