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華報業網交匯點新聞7月5日報道在我校舉辦的2024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出征儀式,報道內容如下:
全國 1.3萬余名大學生暑期下鄉推普
7月5日,2024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出征儀式在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江蘇師范大學)舉辦。1.3萬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將在儀式后分赴祖國大地的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和農村地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2018年起,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和共青團中央青年發展部開展大學生推普社會實踐活動,該活動影響力持續增強。今年的實踐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國1150余所高校近8000支團隊的7萬余名大學生志愿者報名,覆蓋國內約三分之一的高校,報名人數創歷年新高。
本次出征儀式吸引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近700所高校共1200支團隊的大學生志愿者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
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推普實地調查、“普通話+職業技能”培訓、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繁榮發展鄉村語言文化、加強推普數字資源宣傳5部分。實踐團隊依照“在校組隊、返鄉開展、就近就便”原則開展活動,以線下活動為主,創新活動方式。
“希望‘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實踐團隊的全體志愿者能夠勇擔時代賦予的重任,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的所學所長做好實踐服務,以實際行動為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苯K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方忠教授對實踐團的志愿者們表達殷切希望。
“我志愿參加‘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社會實踐活動’,盡己所能,服務群眾……”出征儀式上,實踐團學生代表進行莊嚴宣誓,接受授旗和物資贈予,用高昂的志愿服務熱情彰顯青春力量。
“鄉村振興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要積極投身到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的實踐活動,讓廣大民族地區、農村地區的民眾享受到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便利,為更多鄉村發展鋪好一條無形的通衢。”實踐團學生代表、北京大學學生鮑萍紅說。
新疆伊犁伊寧縣上胡地亞于孜村書記宋文瑜是往期推普實踐活動親歷者。在她看來,少數民族同胞掌握好國家通用語言,能更深入地了解燦爛輝煌的中華文化,更好地適應當今時代發展潮流。
“多年來,我們團隊在新疆邊遠民族地區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等形式多樣的推普活動,深刻意識到傳承中華優秀語言文化的重要性?!睂嵺`團指導教師代表、阿克蘇教育學院教師哈尼克孜·祖農認為,開展推普實踐活動,對持續探索民族地區有效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路徑和方法意義重大。
記者了解到,2018年以來,江蘇師范大學教授楊亦鳴組織大學生志愿者深入全國的143個邊遠鄉村,入戶調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掌握情況近6000人次;利用自主研制的普通話教材和教法,培訓少數民族青壯年4000多人次,推普成效顯著。
活動當天,實踐團學生們還通過專題講座、交流學習等方式,接受多所高校和媒體老師培訓,了解語言能力與國家社會發展的關系,學習往年優秀團隊經驗,強化新聞攝像、攝影技巧,為實踐活動開展打下扎實基礎。(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張耀文 通訊員 梁琳琳)
報道網址鏈接: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87bc83e4b019ce56593ca9